“你以为点的是美食,实则可能是‘垃圾’”,这句略带夸张的警示语,精准戳破了外卖行业光鲜表象下的卫生顽疾。在高频消费的外卖日常里,卫生隐患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实。
媒体曝光的后厨脏乱差、消费者遭遇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涌现,外卖卫生问题早已不是偶然个例,而是亟待破解的民生痛点。尤其是食品安全认知相对不足的校园学生群体,更需对隐藏在外卖背后的健康威胁保持高度警惕。
民以食为天,食以安立命
每一口饭菜是生命燃料
也可能是健康 “炸弹”
舌尖安全,是青春必修课
热气腾腾的外卖餐盒下
藏着无证作坊、过期食材与化学隐患
冲动下单的便捷,或成健康代价
擦亮双眼,筑牢防线
1.营养失衡,肥胖风险高:外卖主食占比大,菜品高油高盐高糖、蔬菜量少,易能量过剩,增加肥胖及慢性病风险。
2.食安存忧,包装有害:部分商家卫生差、食材来源不明,使用劣质原料,塑料餐盒高温释放有害物质威胁健康。
3.三高饮食,心血管受胁:外卖高油高盐高糖,除加重肥胖,还因钠摄入超标提升心血管疾病风险。
4.纤维缺乏,肠道功能弱:外卖饭多菜少,膳食纤维摄入不足,阻碍胃肠蠕动,易引发便秘。
产生大量垃圾:外卖行业发展催生大量一次性塑料餐盒、餐具垃圾,因其难以降解特性,对土壤、水体及生态系统构成污染威胁。
看环境:就餐处有无防尘、防蝇设施,操作台是否洁净无明显污渍。
看证件:商家显眼处有无公示健康证,合规餐饮会主动亮证让你安心。
看食材:留意食材颜色是否自然、气味是否正常,以此判断新鲜度。
少买高风险食品如反复油炸食品,反复油炸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,长期食用也对健康有害。
少喝不明来源的饮品,这些饮品可能在原料选择、加工环节存在卫生问题,损害健康 。
优先选择学校食堂就餐,若外出就餐,也应选择食品证件资质齐全、环境卫生达标的餐厅。
餐前用湿巾或洗手液清洁双手,有效去除手上的细菌与病毒,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。
减少一次性用品接触,很多一次性餐具在生产、储存环节可能不符合卫生标准。
肉类、蛋类煮熟,避免食用变质或过期食品,食用后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。
学校食堂接受教育、卫生、市场监管等多部门严格监管,食材采购、储存、加工、留样等环节层层严格把关,食品安全有保障!
食堂菜品荤素搭配、营养均衡、选择多样。食材日采,多现炒现做,保持营养与鲜感。
食堂采用可循环餐具,经严格清洗消毒,杜绝劣质一次性餐具危害,大幅减少塑料污染。
同学们,为了您的健康,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,选择有正规经营资质、卫生条件良好的就餐场所。让我们一起守护舌尖上的安全,共创干净卫生、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。
编辑 | 李恒
初审 | 陈惠文、周述鹏、丁斐
复审| 陈正、李才
终审| 黄水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