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后勤服务 ·2025-06-13
夏意渐浓,气温攀升,蚊虫也进入了活跃期。登革热作为一种由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,其防控形势正日益严峻。为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,营造安全、健康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,请大家务必收好这份登革热防控科普知识! 左:白纹伊蚊;右:埃及伊蚊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、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,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,存在四种血清型,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。 登革热症状通常有发热、疼痛、皮疹、出血倾向等。 1.高热:患者突然发热,体温迅速上升,可持续3~5天。 2.疼痛: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、眼痛、肌肉痛、关节痛等症状,这些疼痛通常在发热后3~5天达到高峰。 3.皮疹:部分患者会在发热后2~5天出现粉红色斑丘疹,通常从四肢开始,逐渐扩散到躯干。 4.出血:患者可能会出现鼻出血、牙龈出血、皮肤瘀斑等症状,严重时可能出现内脏出血。 5.其他症状: 乏力、恶心、呕吐、食欲不振、淋巴结肿大等 重要提示: 登革热症状有时与流感类似,但疼痛感(尤其是骨痛)更为剧烈。 如出现上述症状,特别是从登革热流行区返回后出现发热,请务必立即前往学校医务室或正规医疗机构就诊! 在我国,“登革热”主要由“患者→白纹伊蚊→其他人”的途径传播,人群普遍易感。“登革热”患者或隐性感染者被白纹伊蚊叮咬后,病毒在白纹伊蚊体内繁殖一段时间后,通过叮咬传播给其他人。 登革热发病具有季节性,高发期为伊蚊活跃期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登革热高发季节是夏秋季(8-10月),本地传播疫情可在6月份,甚至更早时期开始,气候温暖的海南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部分地区,高发季节可为5-11月。 清积水,断蚊虫滋生 每周彻底检查:家里花盆、水桶、废旧轮胎、花瓶等易积水容器,倒干积水并清洗内壁,防止蚊卵附着。 及时处理小积水:空调外机托盘、饮水机接水盘、冰箱冷凝水托盘等,发现积水立即倒干,可用干燥剂吸干。 管好废旧物品:纸箱、塑料瓶等杂物不露天堆放,避免下雨积水;垃圾桶加盖,及时清理垃圾。 防叮咬,物理+化学双防护 穿对衣物:外出穿长袖长裤,选浅色(蚊虫更易被深色吸引),在草丛、积水处等区域尽量穿防蚊网衣物。 用对驱蚊产品: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(DEET)、派卡瑞丁、驱蚊酯(IR3535) 的驱蚊剂(按说明使用);居家开电蚊拍、点蚊香,门窗装纱窗纱门,睡觉时用蚊帐(尤其去疫区时)。 出行防护与健康监测 避开蚊虫活跃时间:伊蚊白天叮咬最凶(尤其日出后 2 小时、日落前 2 小时),尽量少去树荫、草丛、水塘边等蚊虫多的地方。 时刻留意身体症状:若出现高热(≥38℃)、头痛、肌肉痛、皮疹等,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出行史,避免延误治疗。 登革热防控,关乎每一位师生的健康安全,人人有责。在此,呼吁全体师生员工即刻行动起来,切实做好个人防护工作。同时,学校也将积极部署,开展登革热防控专项活动,全力构筑抵御登革热的校园防线,携手守护健康校园! 素材来源:中国疾控中心、网络 编辑:何志军、欧阳舒怡 初审:刘士扬、陈惠文 复审:马燕霞、陈正 终审:黄水平
友情链接
咨询微信客服
0769-86211828
联系我们top